今年以来,精河县聚焦特殊困难群众急难愁盼,不断调整优化困难人员救助民生保障政策措施,深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以更有力度、更有温度、更切实有效的救助帮扶之力,织密扎牢兜底保障安全网。截至目前,累计发放城市低保732户1133人206.67万元、农村低保2273户3505人627.34万元、特困供养165人95.37万元、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对象1506人88.74万元、安心助养90人14.52万元。
一是精准化落实提升服务质效。围绕“减环节、简手续、提效率”目标,通过简化审批流程、压实基层责任和健全监管制度等手段,实现救助管理与服务扁平化;打通兜底保障“快捷通道”,将城乡低保、特困人员供养、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(街道),解决困难群众“多地跑”“折返跑”等难点堵点问题。
二是精确化监测提升服务能力。创建“摸排、评估、分类、分析”四级主动发现救助流程,将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并入“12345”政务服务热线,畅通急难社会救助申请和主动发现渠道。构建县、乡镇(社区)、村(社区)三级救助管理网络,健全完善主动发现和监测预警机制,加强对孤儿、特困人员、农村低保等困难人员的摸排走访,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相应保障范围,做到“应纳尽纳”。
三是精细化摸排提升服务精度。以社区网格为单元,积极发挥网格员、志愿者、楼栋长等人群“地熟人清”的优势,以“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”为原则,明确联系工作人员,摸清各类人群底数,对残疾人、困难特殊人员等形成重点人群台账,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特殊困难群体生活状况,按照“一人一策”进行分类实施,做到“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救助”。
审核:李慧玲